搭平臺 促交流 學經驗 引技術
搭平臺 促交流 學經驗 引技術
——綿陽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帶隊趕旌城參加四川耕地土壤障礙修復技術應用與發展研討會
2021年9月23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相關領導,四川農業大學、四川大學、四川省農科院學術領頭人及知名專家教授以及我省優秀環保企業齊聚旌城參加由四川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四川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土壤污染治理專委會、四川農業大學資源學院、成都天杰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五屆中國可持續環境修復大會分論壇——四川耕地土壤障礙修復技術應用與發展研討會。
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及眾企業家首先實地參觀土壤污染治理工程技術中心和土壤障礙科研基地,現場由四川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土壤污染治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成都天杰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川和四川農業大學資源學院科技辦主任黃化剛副教授講解技術中心和基地建設的基本情況,“七年磨一劍”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技術和產品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的高度認可和推薦。
四川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邵志軍在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李延軒教授、四川大學陳文清教授、四川省農科院林超文研究員專題匯報后表示,協會作為社會組織就是要加強組織專家學者、學科領頭人和優秀企業坐在一起研討交流,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宏觀層面能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微觀層面能實現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產學研主體的深度融合,形成創新合力。另一方面,協會要加大類似活動的投入,反哺企業。綿陽市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林艷在發言中談到,此次研討會意義重大,產學研協同創新,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以創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基礎,以合作研發、利益共享,組合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開展科技創新、推進成果轉化。林艷表示,協會作為政府的助手、企業的服務員,就是要為政府排憂解難、為企業提供服務,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省協會學習借鑒成熟的經驗,將專家學者和優秀成熟的技術引入科技城,為科技城的土壤修復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利支撐。
綿陽市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林艷在發言中談到,此次研討會意義重大,產學研協同創新,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以創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基礎,以合作研發、利益共享,組合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開展科技創新、推進成果轉化。林艷表示,協會作為政府的助手、企業的服務員,就是要為政府排憂解難、為企業提供服務,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省協會學習借鑒成熟的經驗,將專家學者和優秀成熟的技術引入科技城,為科技城的土壤修復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利支撐。
會上,綿陽本土環保企業家四川金岸環?萍加邢薰痉ǘù砣斯@昌表示,通過今天的研討會認識到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優秀的企業家以及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產品,有信心和決心為綿陽市民的食品安全、守住耕地紅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2022年度檢測相關事宜邀請報價 2021/11/18
- 下一篇:2021 金岸環保土壤隱患排查報告 2021/08/08